幼儿园里的“自然 • 芒种”故事

​一园一生态

一草一木皆课程

儿童是自然之子

是探索家、思想家和游戏者

在幼儿园里

随时随处都具有教育价值

让教育随时发生

自然知识——认识芒作物

   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芒种的“芒”字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;芒种的“种”字,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

    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”。意指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,抢收十分急迫。晚谷、黍、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,故称“芒种”。

      麦子熟了,农民伯伯正在忙收麦子。你认识麦子吗?我们一起认识麦子和稻子,了解它们的异同。

农耕活动——种植与收成

     让幼儿体验传统农耕,为的不是收获粮食,也不只为了学习农耕技能,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和土地有生命的连接。学会珍惜土地,珍惜食物,对世间万物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。

      芒种时节最“争时”,忙夏收、忙夏种、忙夏管。我们来感受下夏种的气氛,翻土、整地、下种、浇水……

种晚稻

       晚稻是怎么种植呢?小朋友从认识水稻了解水稻的一生,引发热议和兴趣,一场种植水稻大作战拉开了序幕,从育苗开始……

     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看着自己育出的小苗,心里已有了小小的期待……

      整理土地时,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和“锄头”亲密合作了,看看我们娴熟的技艺,这可是我们熟能生巧而来呢。

      大家分工合作整理土地,还不停分享劳动心得……

     一起分享交流农耕体验

     嘉嘉老师:今天的农耕活动小朋友们都有哪些收获?

     张博涵:我第一次松这么大片的地。

     何鸿毅:我以前就有用过锄头,比这个还要大。

     施泓申:举起锄头不能超过头,不然会弄伤别人。

     余胤琪:根在土里很难拔出来,但是用锄头就能它把弄出来。

     连梓轩:大家要一起合作才能把向日葵拔出来。

    ……

     一份耕耘,不负收获

习 俗 游 戏

      泥巴仗——说到玩泥巴,是否能勾起你童年的回忆呢!原来泥巴摸起来软软的很舒服,还可以用来捏各种东西。来一场泥巴大战,将所有的开心都释放出来,留下我们最珍贵的童年记忆。

      斗草——小朋友们各自找韧性比较好的草然后交叉成十字用力拉扯,草不断的那一方就是胜利者。在比赛中感受民俗游戏乐趣的同时,一起探索草的长短、粗细和韧性……

自 然 观 察——蜗牛爬行记

      夏季雨后是蜗牛最多的季节,小朋友们在园子里、菜地里、小路上都发现了蜗牛的踪影……于是,一起寻找不同的蜗牛,试着去观察,去识别,去记录,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,他们惊喜地得知:蜗牛有4只触角,还有很多的牙齿……

品尝三鲜

     孔子在《论语》中说“不时不食”,意思是我们要遵循大自然的生长规律,每个季节里应该按规律采备食物,应季的食物营养价值高,吃了之后才有益于润养五脏。

教师说:

     芒种节气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,民谚“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”的道理,含义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。

     孩子们虽不能亲身体验收麦的辛苦,也只能在“田家一雨插秧时,成把担禾水拍泥”的诗句中体会插秧的忙碌,结合幼儿园种植园丰收之际,带领孩子们开始了一场采摘豆角、辣椒、青瓜的收成活动。

     抓住芒种节气的种植时机,我们的水稻种植也开启了,在忙忙碌碌的种收之中孩子们对芒种节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感受。

     芒种历经夏日雨淋,熏风陶染和辛苦的耕耘,我们相信,最终会缓缓地融入秋日的成熟。生活就是在一稻一麦之间,若有了向生的心,便没有什么可阻挡生命前进的脚步。

天地有常

四時有序

愿你芒種不茫,忙而不茫,

有種有收,不负時光!

Top